30 歲以上注意!預防勝於治療!骨質疏鬆症的原因與鑑測認定(中)
人體的骨骼在 30 歲達到高峰後會開始逐年下降,而停經後女性的鈣質更像是分手的情人,一去不回頭。〈30 歲以上注意!預防勝於治療!骨質疏鬆症的原因與鑑測認定(上)〉介紹了骨質疏鬆的原因和高危險群,怎麼樣可以知道自己有沒有骨質疏鬆呢?趕快往下看!
骨質疏鬆的自我檢測
可利用以下的量表排查自身是否為高風險族群後,再進一步到醫院用儀器做精密的檢查與確認。

骨質疏鬆的症狀與 4 大徵兆
雖然說骨質疏鬆症是沉默的殺手,要到骨頭折斷了才有"感覺",但事實還是有些蛛絲馬跡,讓自己有機會防範。當身體開始出現以下症狀,請務必要正視並到院進一步檢查。
-
腰背疼痛無力:
感受腰部疼痛形成慢性疼痛,偶爾劇痛。
-
脊柱漸彎駝背:
脊椎受壓迫變形,造成身體前傾,無法挺直。
-
體重減輕身高變矮:
骨質流失使骨骼輕脆,間接影響體重。
-
大腿活動僵硬:
連接髖部關節因骨質疏鬆變得脆弱,使得大腿僵硬,活動度下降,可能會造成卡卡的活動受限。
骨質疏鬆的治療與改善
治療方式 |
類型 |
項目 |
藥物治療 |
抗破骨或抗流失藥物 |
|
促造骨或促骨生成藥物 |
|
|
混和型藥物 |
|
|
非藥物治療 |
排除危險因子 |
|
增加骨骼耐受力 |
|
|
補充鈣質 |
|
骨質疏鬆的檢查
骨質疏鬆通常都是長時間累積造成,及時地檢查,才能避免骨折的威脅。那些人需要骨密度檢查呢?骨質疏鬆並非老人的專利~建議檢查的符合條件如下:
-
65 歲以上女性/ 70 歲以上男性。
-
具骨折高風險因子者:65 歲以下停經婦女及 50~70歲 男性。
-
脆弱性骨折者。
-
罹患可能導致骨質流失疾病者,如甲狀腺亢進、先天卵巢缺陷者等。
-
長期服用可能引發骨質流失的藥物,如類固醇。
預防骨質疏鬆怎麼動
-
規律的運動習慣:運動可維持關節柔軟性、改善骨密度、幫助肌肉增長、改善身體的協調力。規律的運動習慣,可避免突如其來運動造成的肌肉組織傷害。而選著適合自已的運動也相當重要,高衝擊性運動,如跑步、跳躍,會對骨骼產生較高負擔,較適合年輕人或預防骨質疏鬆者,但老年人或已診斷為骨質疏鬆者較不適合。
-
提升骨質密度的運動:根據沃爾夫定律,當骨骼負重增加,骨骼會自然漸漸成長得比較強壯。骨小樑會變得更粗,更能承重,堅硬的皮質厚度也會增加,使骨骼變粗,更能承受力量。
-
負重運動:快步走、慢跑、跳躍、籃球、網球、跳舞、有氧運動(關節炎患者應避免)。
-
漸進式阻力訓練:使用彈力繩或其他(沙包、壺鈴、裝水保特瓶等)進行運動訓練。每個動作重複 8~10 次為一組,一天可做 2~3 組,每週的訓練量可從 1~2 天,逐漸增加至 2~3 天,中間至少要休息一天(重量設定初期為自覺最大力量的 3~4 成,可逐漸加重至 7~8 成)。

-
任何運動強度都應該循序漸進,慢慢增強才不易產生運動傷害。
-
維持適度的戶外運動:陽光可幫助生成維生素 D。
其他人也看了
腳跟又腫又凸?物理治療師:認識哈格倫氏症候群
有些人的腳跟上方較突起,多了一個凸凸的骨刺(有些人天生就有,也有人後來才長),就是哈格倫氏變形,英文常叫 pump bump,刺激到阿基里斯腱周邊的滑液囊,導致滑液囊發炎......
減重手術除了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也能降低女性的罹癌機率!
許多過重的人,在嘗試許多方法失敗之後,可能會開始考慮進行手術,研究證明,減重手術的好處大於壞處,不僅可以減少未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降低死亡率,還可以減少癌症的發生......
身體不出力讓膝蓋過度往後推,小心膝超伸找上門
正常身體的重心站立時會在膝蓋前方,協助身體做出膝蓋伸直動作達到省力效果,要注意並不是要完全不出力維持膝蓋角度,如果耍廢都不出力維持膝蓋位置,會出現膝蓋過度向後推的狀況......
登入中
維力骨科 維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