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學院專欄

美國物理治療大哉問:COVID-19肆虐,應不應該繼續出門復健
美國因新冠肺炎疫情,有很多醫療模式隨之改變。目前美國物理治療現約有25% 的病患是透過遠端視訊來治療。有公衛專家預言,新冠疫情趨緩後......

四個影響動作控制與學習的因素:治療師、教練或身心教育專家都要知道的觀念!
從事物理治療師的工作已經有一段時間, 常須指導患者學習治療性運動,賦予他們自癒的能力。如何指導這些動作讓患者學得起來,且願意帶回家做,臨床上是很重要的課題......

退化性關節炎解決之道:直達根部的關節修復術
當我在為慢性退化骨關節炎或長期肌腱韌帶勞損的診友說明增生療法時,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打這個針可以撐多久啊?」這個問題適合換一個方式來問:「我如果做什麼可以讓增生注射的療效維持最久?」......

運動員的必經之途......大腿拉傷
在台北,幾乎每個禮拜都會有馬拉松,但場場參加下去,真的心有餘而力不足,各位跑者們還是給自己一個 buffer time,來調整、休息,不然很容易引起大腿拉傷......

物理治療師示範!自己也能使用按摩槍
最近按摩槍一支接一支的出,相信很多人會有疑問,按摩槍真的有效嗎?又該怎麼使用呢?買一支按摩槍可以讓全家人都使用嗎?還是需要針對不同家庭成員與需求購入不同的呢?又在哪些狀況下不適合使用呢......

睡醒手麻怎麼辦?拉拉筋試試看
不少人有手麻的經驗,照過x光後發現頸椎第幾節長骨刺,被轉介做復健拉脖子。不過一陣子後,手麻的症狀卻沒改善......而在自費物理治療,經過治療師評估後,針對改善手麻的症狀,常用的處理方式為神經鬆動術......

一動手腕手就痛!?原來是「媽媽手」!
媽媽手指得是「肌腱滑膜炎」(Tenosynovitis),又稱為 de Quervain's tenosynovitis,是手腕部分的外展拇長肌腱及伸拇短肌腱發炎,常因反覆性的手腕及大拇指的動作而造成受傷發炎,例如擠奶、抱小孩等動作,因此俗稱為媽媽手......

發炎是雙面刃?發炎,到底是好是壞?
發炎是人體保護自己、清除致病原的機制,但某些狀況下可能運作過度反而把主人搞死,或是把自己人當成壞人亂打一通(例如自體免疫疾病),因此好壞很難一言以蔽之。 如果把範圍縮小到疼痛門診常見的肌腱韌帶受傷,這個議題就比較單純......

透過運動訓練,讓椎間盤強化
之前介紹過,想預防椎間盤退化,只要試著讓椎間盤在容易進行合成代謝的舒適圈裡運動,就有機會增加椎間盤的水分以及厚度。若您還不知道方法的話可以參考下方連結: 如何逆轉椎間盤的初老 那麼,除了上篇提過的快走或慢跑,騎單車對椎間盤的影響如何呢?......

肌內效沒效?五顏六色的肌肉貼布真的有效嗎?
肌貼真的可以減緩疼痛嗎?提升運動表現?矯正關節位置?甚至是讓肌力改變嗎?在搜尋完美國兩大醫療資料庫以及重新整理各種資訊之後,可以針對跑者最常見的「髕骨疼痛症候群」症狀,來比較肌貼、膝蓋貼紮跟完全不貼肌貼的差異......

神經疼痛為什麼要吃抗憂鬱藥?
人體內的細胞非常神祕,常常會把一般人常識中毫無關連的元素連結在一起,像是沒來由的像被蟲咬、被螞蟻爬行般麻癢等等,或甚至像是觸電的感覺,這時候一般人會認為醫生應該會開止痛藥對吧?但......有時候醫生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開的藥可能會讓人大吃一驚......

該如何逆轉椎間盤初老?
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肌肉透過正確的阻力訓練,可以增加肌肉質量;骨頭經過適當的承重刺激,可以增加骨質密度:那,椎間盤呢?是否也可以透過「訓練」,來強化人人聞之色變的椎間盤病變?......

上班族全身疼痛!矯正姿勢讓你遠離疼痛
許多上班族每天使用電腦的時間高達十個小時以上,此時如果不注意良好的姿勢,就會讓人感到全身痠痛,痛不欲生!嚴重者更可能造成早期退化,並使關節、肌腱、韌帶、肌肉受損。到底上班族有那些常見的不良姿勢呢?要如何矯正才能避免疼痛呢?.....

上樓爬樓梯,訓練大腿肌!下樓走樓梯,小心退化膝!
「醫師,我現在愈來愈不能走了,稍微走遠一點,膝蓋就受不了。」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在復健科門診可以看到許多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因為膝關節不適而來求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