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欄

心碎讓你一蹶不振?這三種狀態超過一週就要留意了!
每個人生命裡必然經歷與重要他人分離,有些人復原快,有些人生命就此崩塌,關鍵在於依附關係:健康依附具有彈性且有能力自立,不健康的依附在失去後仿若骨肉分離般的煎熬......

什麼都要做到最好?完美糖衣下其實包裝著不夠好的自己
經常性不滿足、經常性挑踢,對於很多事認為要修改到完美狀態的人,需要穿著完美糖衣包裝自己,但究竟他們想要包裝什麼?其實就是要包裝著那個破碎,甚至是有點不堪、不夠好的自己......

曾被照顧者傷害?諮商心理師:不必完美,也能值得被愛!
如何界定自己,源於父母的對待方式與評價,若是肯定,讓人感覺自己是重要的;但若一味被否定,則讓人感覺自己必須要表現好、要乖巧懂事,才值得被疼愛......

感覺自己像顆充不飽的電池?試著先找到電力漏洞吧!(下)
過往的創傷會創造極大的痛苦,為了壓抑痛苦,會加以切割生命很多能量、感受、認知,可能因此活在不完整或具有空洞感的人生,因此自己每天的電力有可能是其他人的一半而已......

感覺自己像顆充不飽的電池?試著先找到電力漏洞吧!(上)
有些人感覺自己像顆永遠充不飽電的電池,可能是你並不喜歡自己,或是經常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當生命狀態有很多需擔心的事情,就處於耗電量大的狀態......

山道猴子的一生看情緒處理!心理師:在焦慮時的自我覺察
過去的傷害烙印在心中,導致類似的事件出現時,過去曾經歷過的情緒會瞬間湧上心頭,理智上知道不一樣,但情緒上卻無法區分,只能被恐懼、焦慮給籠罩......

自己終究會失去意識,生活將不再像飛蛾撲火那般純粹
一生總會經歷一些焦慮、惶恐、或顫慄的事件,肌肉緊繃到極度難以平復,彷彿一輩子都得被這種束縛綑綁住。但其實,若不斷向下探究事件底端,或說是思想的遠方可見處,其實也大概就是那樣了......

我不是別人眼中優秀的我!諮商心理師帶你認識:「假我」
有些人的工作和感情狀況不錯,甚至朋友都會羨慕你達到今日的幸福生活,但仍始終會焦慮,不是遇到特定壓力狀況那種,而是早起、睡前、空閒時會有些慌張......

失去至親心中的傷痛。諮商心理師: 心裡受傷也需要好好被照護
失落事件發生後,可能急需處理接踵而至事情,為了順利處理這些事務,下意識忽略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但其實在失落的第一時刻,讓悲傷得已被適當的對待、照護是很重要的......

伴侶相處難免有爭執?諮商心理師教你:避免破壞關係的四個小技巧(下)
當雙方爭執沒有減緩,面對伴侶的輕蔑,漠視往往是一種可以保護自己,從高張的情緒壓力中退出的方式。當雙方衝突升高,先暫停讓彼此關係更惡化的互動,至少二十分鐘以上......

伴侶相處難免有爭執?諮商心理師教你:避免破壞關係的四個小技巧(上)
憤怒對關係不見得是壞事,憤怒的情緒是有功能的,憤怒表示我對情況不滿意或感覺到被攻擊,表示我們希望情況可以有所不同。當表達憤怒時,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是─表達自己的期待......

因為情緒失控傷害別人?心理諮商師教你:情緒爆炸時該怎麼辦
大家都有事情超出掌控,並且感到焦慮難耐的時刻,讓自己生氣的通常不是當下發生的瑣碎小事,而是揮之不去的焦躁感,練習穩定當下情緒,雖然無法解決問題,但能建立更成熟的情緒應對立......

每個人都有傷口,但多數傷口都看不見
MeToo 正面意義在於受傷害的人通常處於弱勢,不受社會重視,MeToo 成為一道防護網,用團結、同理心編織起堅韌勇氣,在「原來我不孤單」的普同感中,獲得身邊人的支持與後援......

原生家庭:成就最深的愛?還是最傷的痛?
與原生家庭的關係有點像是悲傷階段的歷程,會起起伏伏也會又進又退的,在過於理智的去理解之前,需要好好的感受還是小女孩/小男孩時的情緒與狀態,接著去覺察這些事情對自己的影響......

母愛無價!燃燒殆盡難免後悔情緒,擦乾眼淚繼續前進
做任何事又被疲勞壓迫,快燃燒殆盡的時候當然會後悔,媽媽不是完人,怎麼會沒有情緒。如何轉念情緒為助力讓彼此更融洽,如何不自怨自艾、如何不情勒小孩但更強健自己的內在......

為什麼會情緒性飲食嗎?該如何停止情緒性飲食?
一開始吃東西可能有助於緩解情緒,但長遠來看,解決飢餓背後的感覺相當重要。尋找應對壓力的方法是克服情緒進食的第一步,可將思維從食物紓壓的方式,轉為其他形式.....

需要求助該找誰?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
許多人想尋求心理協助時,總是會脫口而出:找「心理醫生」幫忙啊!不過事實上,台灣並沒有心理醫生,只有: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三種......

想減去的是身上的贅肉,還是心中的不安全感?
身體需要運動,心靈也需要有喘息的時間。我們都會追求身體與心智被重要的人、與被社會大眾認可。但當它變成生命中唯一的待辦事項時,我想,你也很疲累與沮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