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學院專欄

如何自我治療失眠的困擾
失眠症患者往往會處於全身肌肉繃緊的狀態,這種生理性的緊繃是不利於入睡的常見因素之一。此行為治療方法是教導患者學習漸進式的全身肌肉放鬆技巧,並兼顧到身心,全面降低情緒、思考的一切干擾,然後集中於某一特殊狀態深入練習,假如選擇對了,數羊或靜坐、念佛都有好處......

上班族的視力保養,遠離視覺疲乏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醫學中心主任江鈞綺表示,盯著電腦或手機平板等電子螢幕連續兩小時以上,容易造成眼睛眨眼次數減少、眼球調整肌肉疲乏,加上不正確的姿勢、缺乏適當的光線以及螢幕的炫光,造成肩頸痠痛、頭痛、眼睛疲勞等,綜合以上症狀即是電腦視覺症候群......

進手術房卻不真的開刀?假手術竟然也能改善膝蓋的問題?
在研究上,有一種實驗方式是讓受試者分成兩組,一組接受正規的治療方式,另一組只是「假裝」接受正規的治療方式,但實際上卻沒有提供任何治療。當然在實驗過程中會設計讓受試者不知道自己到底真的有接受到治療,還是接受到無效的治療......

睡眠不足問題多,小心肌肉流失!
睡眠不足是肥胖的重要危險因子,2005 年在「睡眠」期刊上的研究顯示,每晚睡眠少於 7 小時者,睡眠時數越少,體重則越重。科學家也發現到睡眠不足會影響到「瘦體素(Leptin)」、「飢餓激素(Ghrelin)」的分泌,更會改變大腦獎勵中樞的活性,使人更傾向攝取高糖、高油、高熱量的食物!也難怪在醫院值班後的隔天,總會想吃點速食慰勞自己,更糟的是:缺乏睡眠不僅會使人發胖,更會影響減重的成效......

鍛鍊腳踝加復健運動,扭傷不再有後遺症
先前跟大家介紹過腳踝扭傷的 SOP,扭傷後遵守一些基本守則,就不會留下太嚴重的後遺症;不過想要讓腳踝更穩定可以搭配復健運動,記得別拖太久,避免關節沾黏,雖然那時候可能還會痛,但這些運動能避免腳踝再次受傷......

以為憋尿沒什麼?可能會有四大恐怖後果!
誰愛憋尿的自己自首!真心懇求別在憋尿啦!明明尿尿就是一件通體舒暢的事情,千萬不要排斥身體自然的呼喚,想尿一定要去尿,太久沒尿也可以多喝水培養尿意,任何工作、學習、遊戲、電影、廁所前的隊伍等等,造成你憋尿的理由,都不應該成為傷害身體的藉口......

維多利亞名模祕密!每天五分鐘四足跪姿運動菜單第二彈
之前介紹過簡單的居家鍛鍊臀腿菜單,今天要來介紹連維多利亞祕密名模都在練的「下半身菜單」給大家。四足跪姿練到臀部跟腿部的肌肉比較多,當然也會練到核心肌群,非常推薦給久坐辦公室或是特別在意下半身曲線的朋友......

蹲下站起卡卡痛小心髕骨外翻
髕骨又被稱為「膝蓋骨」,是一塊位於膝蓋前面的小骨頭,髕骨會藉由肌腱及韌帶與這塊大腿股骨及小腿脛骨相連接。若是因為膝蓋在活動時,髕骨有不正常滑動,造成髕骨與下面的股骨軟骨產生摩擦,進一步造成膝蓋周圍深處疼痛,這就是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又稱作「髕骨外翻」或「髕骨軟化」......

還在用慢跑當暖身?換個方式更有效!
「動態暖身」是現代科學研究中,被發現對於運動表現、預防運動傷害等都有很好效果的一種暖身方法!動態暖身相對於大家熟悉的靜態伸展,我們需在活動的狀況下,使肌肉反覆「拉長」與「縮短」,且動作需連續並盡量達到最大角度。主要的暖身效果來自於允許身體在保持肌肉彈性的狀況下牽拉、誘發肌肉收縮、提升核心體溫、活化中樞神經以達到預防運動傷害發生的目的......

享受藍牙不插線,無線生活免糾纏
最早用來控制電視的遙控器,是在 1950 年代發明的,當時必須以有線的方式連結電視進行遙控,這樣的場景跳回到家中沙發上,不難想像這樣不便的操作方式可能會很掃興。因應人性需求,無線遙控設備誕生,並應用在各種裝置上。此後,各種無線通訊技術蓬勃發展,儘管其中的傳輸原理不盡相同,但共通點是解決了有線傳輸的配線問題,讓使用更加便利......

90%的人都不知道的腳踝秘密,扭傷也能沒有後遺症
腳踝是我們身體承重最重的關節,看似活動度很高的腳踝,其實是好多個關節一起協同的結果,每一個關節周圍都包著密密麻麻的肌鍵和韌帶,你可以摸摸自己的腳踝,薄薄的一層皮下面,幾乎沒有大肌肉在保護,只靠小肌鍵跟韌帶在支撐,所以腳踝也是最常發生扭拉傷的地方,受傷之後不好好復健,就很容易變成習慣性扭傷......

我不是不要你,我只是想找回我自己
親職化是指父母跟孩子的角色對調,孩子會承接父母的角色,扮演家中的「照顧者」,不論是情感上或是生活照顧上,同時也可能是父母的情緒伴侶。
會有這樣的現象有可能是父母關係衝突、孩子需要照顧其中一方的感受、又或是父母忙於工作,孩子需要承擔起照顧家中手足的責任,主要在於「失功能的父母,孩子會去補位」,久而久之成為照顧者的角色......

肩膀一直有咔咔聲?到底是為什麼呢?
在日常生活中或運動的訓練中,你是否曾經察覺到肩胛骨在移動時發出咔咔聲,這個咔咔聲我們稱作「肩胛骨彈響症候群(Snapping scapula syndrome)」......

為了最完美的體格與體態,健美選手如何備賽?
健美選手在台上要展現肌肉大小、對稱性、低體脂和舞台表現。為了這些目標,因此需要最大幅度提高肌肉肝醣含量,減少皮下水分,並降低腹脹情形,來展現更完美的體格......

從眼裡就能看出是否營養不均衡
近距離、小畫面和藍光,使得眼睛相關問題與疾病,罹患人數大幅增加,例如:「近視」、「乾眼症」、「散光」、「老花」、「白內障」等患者的年齡,年年下修,是現今很重要的健康議題......

在家也能做的反應燈訓練動作─小空間也能練全身
「反應燈訓練」雖然現在只需一支手機,加上藍芽音響大小的產品就能操作。但大多數人對此訓練的仍有點陌生,認為需要比較大的空間才能使用。今天的影片我從 APP 裡挑了幾個小坪數也能執行的訓練動作做體驗,讓大家瞭解反應燈可以如何融入到我們居家訓練裡,讓訓練方式變得更多元......

手術麻醉前的「禁食」安排
手術前的禁食時間如果不夠,會增加麻醉時嘔吐與吸入胃內容物,甚至造成肺炎與呼吸衰竭的風險。家長們與病人請務必「誠實回答禁食時間的問題」,以保障自己與孩子的安全與健康喔......

四個增加大腿後側柔軟度的伸展方式
大腿後側柔軟度不足的話,很容易造成下背部、膝蓋疼痛的問題。本篇來分享 4 個在家可以安全執行的大腿後側伸展方式。
因為大腿後側肌群跨越了髖關節與膝關節,所以在伸展的時後,必須要先練習將骨盆做出向前旋轉的動作,且保持膝蓋打直,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傳統棒式做膩了?4種棒式變化型練腹肌
棒式運動可以強化核心,穩定脊椎穩定性,是一個不需要器材就可以做的核心運動,在正確的標準姿勢下,可以有效的訓練到全身的肌肉。標準動作要掌握幾個原則:「手肘彎曲撐地,與地面垂直,頭部不能過度抬起或低頭,膝蓋伸直、腳尖點地,腹部用力內收,臂部夾緊。」......

昨晚睡得好嗎?不如來一趟音樂舒眠之旅吧!
音樂治療發展至今已數十年之久,因應社會的發展與變遷發展出不同的學派和治療方式,其中的接收性音樂治療(receptive music therapy),治療師會引導個案從選擇歌曲、到主動性的聆聽,聆聽後進行分析和討論,進而達到放鬆身心、覺察感受、統整經驗等目標......

認真耍廢的心法?談談「休息」帶來的愧疚感
曾經有一陣子自我要求很高,總是覺得某些知識不足、哪邊做的不夠好、沒有固定多少產出等等,容易把自己逼得很緊,也花了大量時間在閱讀和寫作。外人聽到會覺得「哇,好認真!」,但其實效率經常不成比例,因為在這當中,花了一半以上的時間處理自己的情緒。不管是焦慮於比不上其他人、鬱悶於把重要的事情搞砸了、或是難受於自己怎麼會焦慮或鬱悶,種種的「不應該」把自己繃得更緊,更覺得耍廢了這麼久,一定要逼自己坐在書桌前做點什麼事情,什麼都好,有點用處就好......

藥妝店就能輕鬆買到的眼藥水,有什麼注意事項嗎
當你走進藥妝店,玲瑯滿目的開架式眼藥水多達數十種,有清涼型、保養型、明亮型,你會怎麼挑選呢?開架式眼藥水依照功能可簡易區分為乾眼眼睛酸澀、過敏與充血等三大類......

失能,其實是吃出來的!
由日本學者所做研究,65 歲以上長者失能原因第一名為失智(32.5%),第二名為骨關節疾病(26%),第三名為中風(13.5%),這三個失能原因有一個共通特徵是:「肥胖」......

不想再被安眠藥控制?專家推薦的助眠妙方
二十多年來持續研究失眠議題的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楊建銘教授說:「醫學上有所謂『無藥安眠法』」,基本原則是在不使用安眠藥的前提下,從「行為」、「心理」和「認知」三個方向著手,讓患者的失眠情況得到緩解。根據他的經驗,若非堅持完美睡眠,幾乎所有病患,都能得到相對穩定的睡眠,從原本失眠的慘況,重新找回安眠的樂趣。 而教人如何睡個好覺,楊建銘的做法通常是教病人一些可以帶回去實際演練的方法,平均大約一個月,就能看到效果......

三分鐘了解關於睡眠一定要知道的五個問題
你知道嗎? 台灣去年失眠的人口比例創新高,幾乎每四個人有一個人失眠,中年以上的失眠困擾更是超過一半!
各年齡層有的睡眠困擾都不一樣,「年輕族群」總是因為工作,喜歡熬夜、長期睡眠不足;「中年族群」則隨年紀增長,睡眠品質不斷下降,到了晚年也更容易睡睡醒醒......

想要護腎不只少鈉,高磷食物一樣要注意!
吃太多高磷食物,會使得腎臟工作量超負荷,進而導致高血磷和腎臟疾病,甚至引起「血壓降低」、「心律不整」、「腎性骨病變」等嚴重問題!特別是患有腎臟病的朋友,因為腎臟功能不全,更需要控制日常「磷」的攝取量,來維持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