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學院專欄

當執行理學檢查的Special Test,您必須想得更多!
前一陣子 COVID-19 普篩的議題吵得很兇,事實上,當進行理學檢查時,也常常使用到敏感度和特異度的概念。舉例來說,我們會使用Jobe's test這項理學檢查去測試患者的棘上肌是否有撕裂傷......

重量訓練與身材的甜蜜關係:為什麼重訓不足以減重?
相信很多人都有想過參加週末健身房的飛輪課,或是每天上班前,提早兩個小時起床慢跑來減肥。雖然有氧運動在研究上有實質的減重效果,也可以增加身體的耐力......

刷新三觀,姿勢正確未必能擺脫腰痠
一旦腰酸背痛,最常聽到的就是「坐姿不良吧?」或是「核心不夠強!」但,你知道嗎?就算核心練好也有可能會腰酸背痛!今天就要替大家介紹刷新三觀的「姿勢不良錯誤觀念」......

腳踝扭傷怎麼辦?答案是......Peace & Love
最近有位熟識的好友腳踝扭傷,腫了一個大包,幾乎無法走路。但在短短一個禮拜他就已經康復接近7~8成,這個快速復原的秘密是:我請他運用了Peace & Love原則,因此加快了軟組織恢復的速度......

肩胛活動障礙的解決之道
先前介紹過何謂肩胛活動障礙,沒看過的朋友可以看這篇文章複習一下;現在要來教大家最關心的肩胛活動障礙要如何檢測,還有要如何運動強化我們的肩和上背,來避免我們的肩膀受傷......

美國物理治療大哉問:COVID-19肆虐,應不應該繼續出門復健
美國因新冠肺炎疫情,有很多醫療模式隨之改變。目前美國物理治療現約有25% 的病患是透過遠端視訊來治療。有公衛專家預言,新冠疫情趨緩後......

四個影響動作控制與學習的因素:治療師、教練或身心教育專家都要知道的觀念!
從事物理治療師的工作已經有一段時間, 常須指導患者學習治療性運動,賦予他們自癒的能力。如何指導這些動作讓患者學得起來,且願意帶回家做,臨床上是很重要的課題......

退化性關節炎解決之道:直達根部的關節修復術
當我在為慢性退化骨關節炎或長期肌腱韌帶勞損的診友說明增生療法時,最常被問的問題就是:「打這個針可以撐多久啊?」這個問題適合換一個方式來問:「我如果做什麼可以讓增生注射的療效維持最久?」......

腳底板痛痛的?可能是腳踝夾擠!
大家應該對於肩夾擠、髖夾擠這兩個名詞不陌生,但有聽過腳踝夾擠嗎?夾擠指的是我們的骨頭過度擠壓到周遭的軟組織,可能是肌腱、韌帶或是滑液膜等等,造成疼痛或角度受限......

運動員的必經之途......大腿拉傷
在台北,幾乎每個禮拜都會有馬拉松,但場場參加下去,真的心有餘而力不足,各位跑者們還是給自己一個 buffer time,來調整、休息,不然很容易引起大腿拉傷......

物理治療師示範!自己也能使用按摩槍
最近按摩槍一支接一支的出,相信很多人會有疑問,按摩槍真的有效嗎?又該怎麼使用呢?買一支按摩槍可以讓全家人都使用嗎?還是需要針對不同家庭成員與需求購入不同的呢?又在哪些狀況下不適合使用呢......

按摩槍真的有效嗎?看看研究結果怎麼說
最近按摩槍一支接一支的出,相信很多人會有疑問,按摩槍真的有效嗎?又該怎麼使用呢?買一支按摩槍可以讓全家人都使用嗎?還是需要針對不同家庭成員與需求購入不同的呢?又在哪些狀況下不適合使用呢......

痛入膏肓不要怕 - 認識背肩胛神經夾擠
古代人說病入膏肓,彷彿膏肓疼痛,就表示得了什麼不治之症!所謂膏肓,指的是肩胛骨內緣。有很多原因可能會造成肩胛骨內緣得不舒服,而且絕大多數都不是要命的問題......

常常拉筋好健康?拉筋最常見的三個錯誤
是不是常常覺得拉完筋身體還是硬梆梆?拉筋又應該拉多久呢?拉筋有哪幾種嗎?影片由美國物理治療師為您解析三個拉筋時最常見的錯誤以及研究所推薦的正確拉筋法喔......

我們真的需要翹臀嗎?性感身材VS骨盆前傾
不管對男女來說,翹、結實有力的屁股都是被認為是性感的象徵。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到海邊衝浪曬太陽時,聽到別人這樣稱讚會超開心!但等等...…你確定你真的是翹屁股嗎?......

睡醒手麻怎麼辦?拉拉筋試試看
不少人有手麻的經驗,照過x光後發現頸椎第幾節長骨刺,被轉介做復健拉脖子。不過一陣子後,手麻的症狀卻沒改善......而在自費物理治療,經過治療師評估後,針對改善手麻的症狀,常用的處理方式為神經鬆動術......

一動手腕手就痛!?原來是「媽媽手」!
媽媽手指得是「肌腱滑膜炎」(Tenosynovitis),又稱為 de Quervain's tenosynovitis,是手腕部分的外展拇長肌腱及伸拇短肌腱發炎,常因反覆性的手腕及大拇指的動作而造成受傷發炎,例如擠奶、抱小孩等動作,因此俗稱為媽媽手......

發炎是雙面刃?發炎,到底是好是壞?
發炎是人體保護自己、清除致病原的機制,但某些狀況下可能運作過度反而把主人搞死,或是把自己人當成壞人亂打一通(例如自體免疫疾病),因此好壞很難一言以蔽之。 如果把範圍縮小到疼痛門診常見的肌腱韌帶受傷,這個議題就比較單純......

透過運動訓練,讓椎間盤強化
之前介紹過,想預防椎間盤退化,只要試著讓椎間盤在容易進行合成代謝的舒適圈裡運動,就有機會增加椎間盤的水分以及厚度。若您還不知道方法的話可以參考下方連結: 如何逆轉椎間盤的初老 那麼,除了上篇提過的快走或慢跑,騎單車對椎間盤的影響如何呢?......

何謂「駝背」?難道是人類下一階段的進化?
相信從小到大每個人都會被唸:「駝背!挺胸!」有時甚至會有一雙好心的手直接伸過來幫你把背夾起......但大概撐不到五分鐘你就發現背又彎了回去。這是為什麼呢?......

肌內效沒效?五顏六色的肌肉貼布真的有效嗎?
肌貼真的可以減緩疼痛嗎?提升運動表現?矯正關節位置?甚至是讓肌力改變嗎?在搜尋完美國兩大醫療資料庫以及重新整理各種資訊之後,可以針對跑者最常見的「髕骨疼痛症候群」症狀,來比較肌貼、膝蓋貼紮跟完全不貼肌貼的差異......

該如何逆轉椎間盤初老?
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肌肉透過正確的阻力訓練,可以增加肌肉質量;骨頭經過適當的承重刺激,可以增加骨質密度:那,椎間盤呢?是否也可以透過「訓練」,來強化人人聞之色變的椎間盤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