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學院專欄

增生療法:有效打擊慢性疼痛的最佳利器!
增生療法是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關節、肌腱、韌帶受傷的療法,主要是利用各種刺激物或生長因子,來幫助受傷的組織修復、提升身體的穩定度,進而緩解疼痛。常用的促進增生藥劑包括有高濃度的葡萄糖水、PRP、羊膜等......

鞋子對深蹲的影響有多少?
在健身房裡很常會看到大家穿著球鞋或是慢跑鞋做深蹲或硬舉等下肢的訓練,但鞋子的差異可能會影響到訓練效果,甚至有可能增加運動傷害的機會喔!今天一起來看看鞋子對運動的影響......

椎間盤突出到底該怎辦?
椎間盤突出在骨科的訓練中,老師和書上都教大家 90% 的人不開刀,三個月內就會自己緩解,有 87% 的機率是會因吃藥、拉腰就改善,那另外 13% 沒有改善的人,要怎麼辦才好呢......

嘴巴張開就好痛?該怎麼辦?
大家有沒有曾經嘴巴打開時,覺得張不開嘴巴,或是覺得嘴巴打開時,耳朵前面有一個點非常的痛?又或者可能嘴巴一打開就有聲音呢?這時或許可以檢查自身是否患有顳顎關節障礙症......

迷「法環」也要小心運動傷害?! 一個動作檢測大拇指肌鍵炎
30 歲的阿承上了一整天的班,回到家立刻興奮的拿出遊戲手把開始努力戰鬥!經歷了一場又一場激烈的搏鬥,休息片刻後阿承突然發現大拇指關節處有灼熱、疼痛感......

膝蓋後側痛痛的,可能是膕肌失靈了
膝蓋後面這個凹進去的地方叫「膕窩」,在膕窩裡面,有一條負責控制膝蓋動作的膕肌。因為膕肌很小,又藏的很裡面,很容易被忽略,也不容易訓練到,但其實,大家每天都會很大量地使用到它......

脊椎滑脫的起因、症狀是什麼?和椎間盤突出的差異在哪?
脊椎滑脫其實是一件常見的事情,在某些情況下,椎骨應力性骨折會使骨骼變得非常脆弱,以致無法保持椎骨在脊柱中的正確位置,一旦椎骨開始移位或滑離正確位置,便發生了「脊椎滑脫」......

跑步時鼠蹊部疼痛好尷尬!簡易兩招改善症狀
跑步的動作中,會需要反覆的交替抬腳,這個動作會使用到的肌肉主要是髖屈肌,當我們長距離、長時間跑步,肌肉的使用量便會隨之增加,因而造成肌肉的疲勞或是肌肉過度緊繃,最後可能導致過度負荷而發炎疼痛......

不是快就有效!網球腿、阿基里斯腱的疼痛復健指南
阿基里斯腱是連接由小腿肌延伸至腳踝後側肌肉的主要肌腱,在大多數運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主要負責腳板往下踩的動作,提供行走、跑步、跳躍時的推進力......

十字韌帶手術後早期介入運動
開完前十字韌帶置換手術的急性期(三至七天),會因為傷口疼痛、身體疲倦需要卧床休息一到兩週,肌力及體能因此會流失的更快更多。所以縱使在急性期躺病床上,也要盡力的活動你的患側腳......

了解深層頸屈肌群!一個簡單的練習動作保護頸椎
深層頸屈肌群主要有四條肌肉,分別為:頸長肌、頭長肌、頭前直肌、頭外直肌。這些深層頸屈肌具有:提供大量本體感覺輸入、創造適當的硬度,避免過大的剪力產生的功能......

低頭族越來越多,到底會對骨骼會造成什麼傷害?
現在的文明病當中,頸椎疾病絕對榜上有名,因為智慧型手機的發明帶來文化上的轉變,人們低著頭開心滑手機的同時,也滑出一堆問題。在這個「機」不可失的時代,要如何保護自己的頸椎......

腰痛跑去吊單槓,真的會比復健科拉腰有用嗎?
不知道大家腰痛的時候會不會跑去吊單槓呢?單槓這個東西聽起來有點旁門左道,有些人也會害怕說,會不會越吊腰越嚴重?可是這個吊單槓的動作,其實是一個蠻安全且相對有效的方法,可以去舒緩腰椎的不舒服......

一次解決下背痛!脊椎運動緩解久坐不適
下背緊如何是好?工作需要久坐,或下背曾經有受傷,常常感覺下背很緊繃,這緊繃的感覺大部分是大腦的感知(perception),大腦讓身體感覺到下背的肌肉有緊繃,並不是肌肉真的被縮短,或是關節卡住了,導致身體沒法往前彎,臨床上這種個案例並不常見......

解除代償,紓緩腰痠的背肌訓練與胸椎伸直訓練
所有的輔具,像是護膝、護踝、護腕等等的,原理都一樣,都是代替失能或受傷的肌肉幫你支撐,如果過度依賴輔具的話,反而會讓原本負責的肌肉失去鍛鍊的機會,所以用完輔具之後,最好在安全無痛的範圍內,加強訓練那些被輔具保護的肌肉,才能打造屬於自己的肌肉鎧甲......

透過運動解除腰痠--增加核心力量,解除鄰近關節代償
在做運動的時候,如果腰部力量用錯,很容易導致腰椎拉傷,我們要調整好正確的姿勢,搭配腰夾防護,短期內可以很好的代替核心肌群的支撐力,但如果依賴過度的話,也有可能造成核心肌群弱化,所以利用護腰完成髖絞鍊訓練之後,記得要額外加強訓練核心......

慢性腰背痛?可能是因為加班過度!
慢性腰痠背痛幾乎已經變成所有人習以為常的問題,除了一些病變發炎的案例,絕大多數腰痛的原因,不外乎就兩個,一是核心支撐的力量不夠,二是腰椎太容易代償鄰近的關節,所以慢性腰痠問題的兩個常見解法,就是增加核心支撐的力量,還有解除鄰近關節的代償......

髖部疼痛!小心髖部退化性關節炎!
髖關節疼痛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很常見的原因就是「退化性關節炎」。當髖關節軟骨層因退化有損傷或磨損,就會產生疼痛。有可能在行走、坐下甚至躺下睡覺時感到疼痛。特別是在年齡較大的長者、肥胖、曾有關節損傷和關節炎家族史的人身上,特別容易發生......

上班、上課鼠蹊感卡卡?久坐放鬆祕訣
久坐時由於髖關節維持在彎曲 90 度上下的狀態,再加上彎腰駝背,容易使我們髖前側的肌肉群相對縮短 。而長時間承重在骨盆和大腿骨,不同於站姿的收縮模式,因此也會影響髖前側肌群的收縮流暢度,進而影響關節活動度......

學齡前兒童的腿型發展「鐘擺現象」
人人都會羨慕模特兒的美麗直腿,反觀多數人可能是 O 型腿或 X 型腿。但是,這人人稱羨的直腿難道是從小時候就那麼美的嗎?藉由過去的經驗觀察發現,孩童的腿型發展會遵照「鐘擺現象」的過程......

讀書補習、上班工作久坐,腰部痠痛怎辦?
該練的控制、該拉的筋(坐姿來說就是臀大肌、腿後肌群)還是得練的!一直靠外力、自己不努力練該練的只會越來越依賴外力,一旦脫離了外力幫忙,將會直接被打回原形、甚至會更慘......

彼拉提斯也能幫助你改善下背痛!
每個禮拜復健拉腰,但覺得下背痛還是沒改善嗎?這除了需要更深入的評估與治療,或許可以嘗試練習彼拉提斯!彼拉提斯不是一種瑜伽,也不是舞蹈,彼拉提斯,就是彼拉提斯啊......

鍛鍊腳踝加復健運動,扭傷不再有後遺症
先前跟大家介紹過腳踝扭傷的 SOP,扭傷後遵守一些基本守則,就不會留下太嚴重的後遺症;不過想要讓腳踝更穩定可以搭配復健運動,記得別拖太久,避免關節沾黏,雖然那時候可能還會痛,但這些運動能避免腳踝再次受傷......

蹲下站起卡卡痛小心髕骨外翻
髕骨又被稱為「膝蓋骨」,是一塊位於膝蓋前面的小骨頭,髕骨會藉由肌腱及韌帶與這塊大腿股骨及小腿脛骨相連接。若是因為膝蓋在活動時,髕骨有不正常滑動,造成髕骨與下面的股骨軟骨產生摩擦,進一步造成膝蓋周圍深處疼痛,這就是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又稱作「髕骨外翻」或「髕骨軟化」......

90%的人都不知道的腳踝秘密,扭傷也能沒有後遺症
腳踝是我們身體承重最重的關節,看似活動度很高的腳踝,其實是好多個關節一起協同的結果,每一個關節周圍都包著密密麻麻的肌鍵和韌帶,你可以摸摸自己的腳踝,薄薄的一層皮下面,幾乎沒有大肌肉在保護,只靠小肌鍵跟韌帶在支撐,所以腳踝也是最常發生扭拉傷的地方,受傷之後不好好復健,就很容易變成習慣性扭傷......

肩膀一直有咔咔聲?到底是為什麼呢?
在日常生活中或運動的訓練中,你是否曾經察覺到肩胛骨在移動時發出咔咔聲,這個咔咔聲我們稱作「肩胛骨彈響症候群(Snapping scapula syndrome)」......